2025-08-19
AG恒峰科技深化光伏電站開發和轉讓,把握新能源市場化改革新機遇
了解詳情
2022-10-01
在“雙碳”背景下,儲能軌道正迎來一輪產業熱潮。儲能作為新能源產業分支和支撐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光伏、風電等新能源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其價值不可替代,被市場廣泛稱為“下一個可能爆發的萬億級市場”。
在熱勢突然爆發的同時,從產業角度看,儲能仍處于發展初期,各種儲能技術路線的商業應用進展也存在差異。
雙碳政策帶來能源消費結構變革,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迎來高速增長,預計206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超過80%,其中光伏和風力發電占比分別超過30%和25%。光伏和風力發電裝機成本降低是推行碳中和政策的前提條件。
然而,新能源發電占比提升對電網穩定帶來巨大挑戰,現有火電及水電機組調頻、調峰能力難以滿足未來電網需求。我國的電網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線路長度最長的電網,電網的穩定性要求極高,最細微的供需失衡也會導致電網的頻率波動。電力需要實時平衡,而風電和光伏具有天然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高滲透率后必然需要更多的靈活性資源。
光伏:日內波動幅度100%,峰谷特性鮮明,正午達當日波峰,正午前后均呈均勻回落態勢,夜間出力為0
風電:出力日內波動幅度最高可達80%,出力高峰出現在凌晨前后,從上午開始逐漸回落,午后到最低點,“逆負荷”特征明顯
而儲能的本質為解決供電生產的連續性和用電的間斷性之間的矛盾,實現電力在發電側、電網側以及用戶側的穩定運行,配置儲能可解決新能源發電占比提升帶來的電網不穩定問題。
政策性和經濟性共同推動儲能應用落地,帶來巨大儲能市場。預計2022-2025年國內儲能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25年新增裝機量有望突破120GWh,市場規模超1,85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100%。儲能市場需求中,發電側儲能市場規模最大,主要受新能源發電并網強制配儲政策推動,2025年占比超過90%。
在推進新型儲能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當下,AG恒峰抓住行業爆炸性增長機遇,持續發展儲能業務,深入布局“綠電+儲能”賽道。目前,公司已在浙江省建德市獲得50MW/100MWh的備案,以及在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備案280MW/560MW,此外,在河南備案了300MW/600MWh,安徽200MW/400MWh電網側儲能項目。同時,還在山東省儲備了300MW/600MWh共享儲能項目。
其中,浙江技浙江建德儲能項目已獲得當地電網公司初步接入意見。項目建成后,預計總放電循環次數可達到6000次,年平均放電量約6000萬KWH左右,可以更廣泛地參與電網調峰、削峰填谷、需求側響應。AG恒峰科技酒泉金塔縣儲能項目計劃在紅柳洼光電產業園建設。該項目分為兩期建設,計劃一期項目建設規模為120MW/240MWh,二期項目建設規模為160MW/320MWh,旨在為當地電網調峰調頻需求提供有力抓手。
AG恒峰科技在用戶側儲能方面也有成功的經驗。近期,由AG恒峰技投資的海寧1010MW/20MWh用戶側儲能項目并網順利。作為浙江省目前用戶側單體最大的磷酸鐵鋰型儲能項目,該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同時也是AG恒峰科技首個大型商業儲能項目。
AG恒峰科技海寧10MW/20MWh用戶側儲能項目
未來,AG恒峰科技將積極探索“綠電+儲能”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借助政策東風,在全國儲能業務領域搶占先機,創建示范,為全國業務拓展夯實基礎,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呈現更多AG恒峰好“光”景。